摘掉“穷帽子”,保山变“宝山”

摘掉“穷帽子”,保山变“宝山”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群众在表演传统歌舞——打歌。

瞿柯楠摄

3月下旬,在云南保山的数天采访中,无论在少数民族村寨,还是在易地扶贫安置点,无论在修葺一新的小学,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工厂,我们看到,在这个多民族聚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带,穷帽子正被一顶顶摘去,好日子正在一天天到来。

2018年,保山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7.57%降至2.41%。2019年是脱贫攻坚关键年,力争实现隆阳区、施甸县脱贫摘帽,90个贫困村、2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的目标,保山已经列出脱贫攻坚的最新时间表。

“梦想家园”承载梦想

在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一座名为梦想家园的社区是全乡最大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春分前后,数百栋灰瓦黄墙的安置房高低错落,成片的绿树红花点缀其中,生机盎然。

走进搬迁户杨武的新家,120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十分敞亮。家门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上,清晰地记录了一家三口“挪出穷窝”的经历:2017年12月,他们获得6万元无偿补助资金,从当地资源承载严重不足的汪宣村搬到这里;2018年,在政府帮扶下,全家脱掉“穷帽子”,人均纯收入近900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