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大数据观察·聚焦教育信息化)( 五 )

“情感的升华与语言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感受”“通过分析朗读词语,配上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如果后面再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国、华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江伟英、华南师大文学院教师董光柱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远程诊断中心,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点评,同时与林芝米林县小学的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探讨适合藏区小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农村学校的老师很少有机会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指导,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专家的点评诊断能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远程诊断使得这种指导可以常态化地进行。”米林县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曲桑说。

身在西藏林芝的老师们同专家交流的平台,叫做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打造。“高校专家、一线教研员与名师共同参与,采取实时观看、远程诊断与点评、远程送教下乡的方式,不仅低成本、高效益地向农村学校传输教育资源,更创新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德芳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