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强化企业失信追偿机制( 二 )

“跑路”成“套路”?

“你办卡的健身房还在吗?”

春暖花开,又到了“减衣服、显身材”的时候,想去健身房、瑜伽馆把身上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赘肉减一减,有人突然发现办卡的健身房不见了。

这一现象在近年屡屡出现,甚至形成了“开店-收预付费-跑路-换个城市(马甲)开店”的敛财“套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从公开报道发现,近半年以来,上海、成都、合肥、南昌、保定、杭州、福州、衡水、荆门、潍坊等地出现了健身房倒闭、老板“跑路”的消息。有点“良知”的老板会在门口贴一张通知后连夜“跑路”,有的就直接撇下消费者和拖欠的数十万元房租逃之夭夭。

“前一天办的会员卡,第二天早上一来,门就锁上了。”家住合肥的佟力(化名)说,就在“跑路”前一天,健身房老板在会员群中表示,健身房要进行装修,停止营业一段时间。

一些会员明显感觉不对劲,“现在是旺季,大家都出来健身锻炼,前一天还好好的,怎么就要装修?”然而第二天准备去理论时,老板已经踪影全无,只剩下“铁将军”把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