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强化企业失信追偿机制( 六 )

其实,对于预付消费的监管并非无法可依。商务部早在2012年9月21日就公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

该办法要求各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经营单位需要到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建立企业资金存管制度;同时对零售业、居民服务业(餐饮、住宿、家政、洗染、沐浴、美容美发、家电维修、人像摄影)等行业的发卡备案制、预收资金余额比例、资金存管制度等进行了规定。

上海今年1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是国内首部规范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地方性法规。该规定建立了预收资金余额风险警示制度,经营者预售资金余额超过风险警示标准的,应当由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但在实际生活中,普通消费者并没有精力去核对这些发放预付卡的商家资质。”连大有律师认为,居民服务业涉及面广,实际生活中违规发行预付卡的很多,需要更多依靠工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主动防范和监管,并向社会及时披露正规商家。

尤其在婚纱摄影、健身瑜伽等行业的顾客绝大多数以年轻消费者群体为主,他们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精力去维权,对投诉、报警寄予更多希望,相关部门更应积极回应、跟进处理,维护监管公信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