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工程:探秘人类生存发展的“第四环境”( 二 )

而从较短的时间尺度来看,比如从分钟到天,地球磁场向地球传递来自太阳爆发性活动的能量,触发灾害性空间天气现象,对航天系统、电力能源系统等产生严重影响。

太阳上发生的扰动如何经过浩瀚的行星际空间传播到地球空间,进而如何影响地球空间环境?“了解灾害性空间天气的脾气,探索其背后的规律,是子午工程的主要科学目标。”子午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王赤说。

事实上,我国较早开始了对空间环境的地基监测,但过去的地基监测多是单个台站进行孤立的监测,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观测体系。2012年10月,子午工程正式建成运行,改变了这一局面。

据介绍,沿着东经120°子午线附近至北向南,从漠河到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在北纬30°纬度线附近由东向西,从上海至拉萨,子午工程利用15个监测台站,构建起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大型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系统。

子午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验收专家组给出的高度评价,令王赤记忆犹新。专家们认为,子午工程是目前国际上监测空间范围最广、地域跨度最大、监测空间环境物理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