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在人格权编草案中,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首次单列成章,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旨在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是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仍需法律进一步界定。

牛其昌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有望以“独立成编”的形式纳入民法典。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于2019年4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将再次提请审议。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人格权是否应当独立成编,业内一度存在争议。此外,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草案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单列成章,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保护。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其中,人格权单独成编,位列物权编、合同编之后,这是我国首次对人格权的民事权利进行系统编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