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在人格权编草案中,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首次单列成章,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旨在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是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仍需法律进一步界定。
牛其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有望以“独立成编”的形式纳入民法典。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于2019年4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将再次提请审议。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人格权是否应当独立成编,业内一度存在争议。此外,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草案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单列成章,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保护。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其中,人格权单独成编,位列物权编、合同编之后,这是我国首次对人格权的民事权利进行系统编纂。
推荐阅读
- 欧盟与英国谈判代表据称接近达成脱欧协议草案
- 英国工党声明草案:若执政 半年解决“脱欧”问题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 多项经济民生法律草案审议,资源税法草案有望通过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扩大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三审对假药劣药重新界定,能否改变“药神案”?
- 【界面晚报】学前教育法草案文本已初步形成 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医疗卫生机构禁止出租医疗科室,发展老年护理保险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即将三审,学者建议明确禁止基因编辑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迎三审:强化基层,但经费仍缺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