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再次审议,网络时代如何保护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二 )
人格权编初审草案对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五大方面的权利作出了规定。此外,针对实践中反映较多的问题,草案还对法定救助义务、人体组织器官捐献、禁止性骚扰等问题作了相关规定。
近年来,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一直被视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人格权保护的呼声和期待越来越多。然而人格权是否应当单独成编,一直存有争议。
“关于是否设立人格权编,经研究认为,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草案说明时表示,人格权编草案顺应人民群众对人格权保护的迫切需求,在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基础上,对各种具体人格权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人格权保护奠定和提供了充分的民事请求权法律基础。
据中国人大网消息,在人格权编草案初审的分组审议中,常委会委员们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典体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对人格尊严民法保护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人格权的司法保护。“在世界民法典立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中国特色,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都非常重大。”
推荐阅读
- 欧盟与英国谈判代表据称接近达成脱欧协议草案
- 英国工党声明草案:若执政 半年解决“脱欧”问题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 多项经济民生法律草案审议,资源税法草案有望通过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扩大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
- 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三审对假药劣药重新界定,能否改变“药神案”?
- 【界面晚报】学前教育法草案文本已初步形成 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医疗卫生机构禁止出租医疗科室,发展老年护理保险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即将三审,学者建议明确禁止基因编辑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迎三审:强化基层,但经费仍缺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