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港口调研系列报道之青岛港(13)

“青岛因海而生、凭借港而兴,突出的就是海洋经济。”李奉利表示,在经济发展层面,“海洋攻势”涉及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多个方面。从海洋渔业、深海养殖、冷水团养殖等第一产业,到以船舶制造、海工装备为主的第二产业,再到包含物流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在内的第三产业,青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产业。

数据显示,2018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327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为2025亿元,增幅为14.5%,占海洋经济比重为60.9%。

港口则是“海洋攻势”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青岛市已明确了各港区的定位,包括推进青岛港老港区生产性物流业专业,重点打造邮轮母港核心区域;加快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建设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推进黄岛港区转型,以及董家口港区发展物流和临港产业,形成以交易为主导的第四代深水大港。

“我们是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好了,可以助力地方经济。平台可以聚集物流、人流,同时吸引资金流、信息流,这样城市的枢纽港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李奉利强调,这不仅是“物流”的概念,而是要素的流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