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离开大厂的年轻人( 九 )

4个月后双十一,部门负责人和整个业务群领导被换掉。不久,京东开启“大扫除式”架构调整,一些不被看好的业务被砍掉,徐然所在的业务线被叫停,部门员工全部被打散重新分配。

当时,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无界零售”让大家如临大敌,京东也迅速作出反应,搭建一个“积木一样灵活的架构”,也就是这次史无前例的京东集团架构大调整。

来京东的这些日子,她的绩效都是B,比代表晋升候选人的A差一些,但又比代表裁员首要目标的C好一些,不咸不淡,不尴不尬,不仅没有成就感,架构调整随时把她发配到陌生部门,然后成为“游离分子”。

事情还不止于此。新部门气氛愈发沉重,她也背上更多KPI。她听其他部门员工吐槽领导:“每天但凡数据异常,就要解释原因。为什么没达到销售额?为什么同比负了,为什么流量负了?”

很大意义上,工作是个人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最有效办法,因此对工作的态度和情绪的厌烦,总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但每一个能进入大厂的人,都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谁想成为别人的陪衬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