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跟投江湖:投行、另类子公司与企业的拉锯战( 四 )

一家上市券商保代24日谈道,按境外资本市场经验来看,普遍选择压低发行价。“通过压低发行价,可以让新股东尝点甜头,为以后融资塑造良好形象,不得罪投行承销招揽的机构投资者。境外市场有很多发行价过高影响发行人未来资本运作的案例,所以发行人都比较理性,会愿意让利。”

在他看来,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的发行价不会太低,因为有稀缺性。“第一批上市后,市场会爆炒,所以发行价即使高一点也没关系,大家都能挣钱。关键要看以后,随着机制稳定运作,各方也成熟了,发行价也会趋于理性。这时就要考验投行如何平衡各方诉求。”

小券商入局难投行除了与子公司、发行人进行斡旋外;同时还要在整个科创板市场中尽量占据更多的份额。这对中小投行而言,并不是易事。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的四档跟投比例进行最大跟投额测算,截至23日,上交所共受理90家科创板IPO企业,涉及31家保荐机构,跟投金额预计合计为34.32亿。

其中中金公司与中信建投最多,中金公司7个保荐项目合计需跟投资金4.84亿元。其中,公司保荐的中国通号为巨无霸项目,计划募资105亿。中信建投13个保荐项目合计跟投4.57亿,另外与华泰联合共同保荐虹软科技,因此跟投资金额有望超过中金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