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志 | 香港中环中心:李嘉诚退出后的命运流转( 五 )

然而如果把中环中心的交易当做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在中环物业的稀缺性面前,人人争相购买商厦,谋取高额盈利,那谁会成为那个“受惩罚者”?

会是李嘉诚吗?显然不是。在去年5月的长实业绩会上,“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回应股东提及的“中环中心买家拆售呎价在5-6万”时笑称,要(学会)满足,这个世界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长实从2016年起频频传出转让中环中心,和邮储银行、亚腾资产管理、越秀、工银等都传过绯闻,价格从300亿港元升至402亿港元,最终收益多达145亿港元。套现的长实已战略转移,李嘉诚透露,用这些钱去投资其它国家、地区,收入可以高一倍。

对于中环中心现阶段的新入局者们,或许就面临挑战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长实2017年出售中环中心时,香港中区写字楼处于上升通道并屡创新高。而据戴德梁行数据,2019年一季度,中环超甲级写字楼租金按季度回落0.4%,为2014年第3季度以来首次下跌,反映租金或将见顶。

在接盘中环中心的买家中,许荣茂、朱李月华均对外声称不会出售项目,却也受到市场质疑。今年1月,金利丰金融与朱李月华就中环物业订立租赁协议,总金额1.09亿港元,类似关联交易并不鲜见,被港媒质疑是“朱太关联公司托中环中心租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