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外 普贤寺两条神秘的“低头龙”( 五 )

因为普贤寺的存在,从14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普兴成为夹江、峨眉、洪雅、乐山四县“插花飞地”毗连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粮食、牲畜、造纸原料(竹麻)、山货特产源源不断地在此交易,街上的门市、客栈、饭店、茶馆、绸缎铺,一应俱全,每年农历“春分”节,场上还要搭台唱戏,出会抬佛像游行,十分热闹。

目前,普贤寺留存的部分主要有占地408平方米的大殿,以及宝昙和尚祭祀石窟。

1988年,普贤寺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贤寺 是朝圣北线上的山门

然而,为何普贤寺如今的“名气”和“境遇”比不上峨眉山上的众多寺庙呢?谢君洪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普贤寺并没有归到峨眉山的寺庙保护体系中去,严格说,现在的普贤寺已不是佛教教产,而只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普贤寺在峨眉山应该有两处原初地,一处是峨眉山中部的古白水寺(即万年寺),另一处应该就是峨眉北部的普贤寺。”谢君洪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