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外 普贤寺两条神秘的“低头龙”( 六 )

普贤寺为什么建在远离峨眉本山的地方?

有一种说法普贤寺是民间乡庙。因为在历史上,峨眉属古“南安”地界,佛教广布,普兴则是夹(江)-峨(眉)-洪(雅)之间的连接点,在当时的交通和贸易情况下,具备了建寺教化的条件。

另外有一种解释引出佛教进入峨眉山的路径推测,即佛教西来长安,翻过秦岭进入成都平原向内地传播,再跨过岷江和青衣江,有一支在夹江的“千佛岩”走向峨眉山。与此对应的,峨眉普兴也有一处“千佛岩”。由此沿普兴河上行一里路便是普贤寺,接着“佛顶山”、“观音堂”,然后走向“黑水寺”、“白水寺”(今万年寺),走向“金顶”。从这个角度看,普贤寺应该就是朝圣北线上的山门,犹如东部的符溪“进山寺”(废),或今之大佛禅院,为朝山起点而已。

据了解,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历来对普贤寺非常重视,目前正在申报资金维修。普兴乡人民政府负责人表示,他们十分重视普贤寺维护管理工作,近年来,陆续修建了消防蓄水池、铺设了消防管道、安装消防栓,将木结构建筑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此外,聘请一位村民负责看守管理普贤寺。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普贤寺平时并不对公众开放,只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期开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