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在电动车着火事件上存“双标”?专家批企业态度( 五 )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考虑到成本方面的因素,目前车企在搭载安全防护产品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安全问题需多方努力

王维表示,不能够因为2018年电动车频繁的起火事件,就否认这一技术发展趋势。“2018几个不稳定点交汇在一起,导致了问题集中爆发,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到了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他指出,自2018年开始我国最早批次的电动车已经到了集中爆发期,但车企和消费者对于电池寿命的判断存在差距,也没有办法保证让消费者停止使用;此外,2018年补贴政策的导向也致使很多车企更加追求高能量密度。

多位专家向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不可能完全没有问题。“要保障安全底线,只要有一点风险,就要从政策法规上解决掉。”王维表示。今年1月1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对外表示,已完成《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订,正在抓紧履行报批程序,之后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报批准入的基础要求。该系列标准对于单体电池热扩散以及整体系统的安全控制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