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在“医疗梦”中的地产商(14)

证办不下来,政府也不兜底。该公司提出让政府回购,政府同意,但是无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项目一直空着。该公司想要提起诉讼,可双方签订的合作框架没有法律效力。

邓勇分析,社会资本办医非常需要政府与政策的支持,然而其在合作谈判时往往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行政领导的诚信度、人事变迁、发展思路不断变化,都影响项目的稳定性和效益,再大的地产商都会怕。”

一位熟悉遵化坤桐医院项目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采访人员,这家医院进展缓慢,主要在于当地政府一直不敢拍板,此前的方案是引进国药集团,由坤桐控股;把遵化市第二医院撤掉,与中医院老院区的人一起装进坤桐医院。该方案一直没通过。

遵化市卫计局副局长周永超对《财经》采访人员称,国家鼓励民营医院参与公立医院的改革、医共体建设等,“卫计局目前只是初步了解了一些坤桐医院的情况,具体如何参与,由遵化市政府来定,卫计局来出方案;参与的思路,现在只是探讨之中,还没形成最终的方案”。

对于政府的支持与优惠政策,李东坡看得云淡风轻,“社会资本办医,不能坐等政府的优惠政策;指着政府的补贴,累死都做不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