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圈地还是规模效应,养老机构连锁化前路何在?( 四 )

民政部2015年的发布的数据揭示了投资养老机构面临的尴尬局面——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张琳向经济观察报介绍,此前社会资本已有不少进入到了养老服务业,但是很多都铩羽而归,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仅为四成,制约了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供给。

融资、人力难题

“总说养老行业发展难,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融资难,行业发展缺少资金的支持”,谈及养老行业的发展难题,龙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表示,此前有系列政策文件提出降低养老机构进入门槛,支持养老企业的发展。但是从企业层面的感受而言,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

以银行借贷为例,龙攀表示,一旦回到金融体系的银行贷款,都绕不开基本的门槛——租赁物业运营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轻资产,没抵押物可供抵押,加上行业里的企业总体上都是偏小偏弱,因此信用偏低。因此通过银行途径,很难获得足够支撑企业发展的资金,能融到的资金也是杯水车薪,且成本很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