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圈地还是规模效应,养老机构连锁化前路何在?( 六 )

龙攀介绍,过去养老机构经常进行校企合作,政策也鼓励职业教育培养养老方面的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经历过行业机构工作后便会离开。

一如开设连锁酒店,连锁养老机构同样需要建设管控体系。龙攀表示,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每个养老机构面临不同的地区标准,这决定了做标准的管控体系有很大的难度。

龙攀表示,在中国养老机构行业,以前基本都是一些分散的小微企业,这两年,因为养老行业发展以及资本的推动,开始有了区域规模化经营的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相应的开始兴起,现在基本上处于很原始的状态,行业里的一些管理者水平层次相对还比较低,标准化的经营管理体系还未建立。

与此同时,为实现管理的高效,必须使用信息化的手段,目前行业里也没有成熟的连锁经营信息化平台,开发此系统还需要时间和成本。好的方面是,包括佰仁堂等几家大的企业,都在积极的探索建设中。

规模化未来

规模相对集中,是龙攀眼中未来养老行业将呈现的状态。

他表示,养老机构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定要有规模效应,否则成本降不下来,竞争力、品牌价值也就很难体现出来。同时,在资本的推动之下,也需要有大的规模企业出现。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也都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状态——有一批连锁经营的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走资本市场的路线。“当然,养老机构行业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与政府的补贴、服务购买等相关联,呈现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在每个县市,都一定会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达到企业行业全垄断。将会呈现全国性相对集中的规模化龙头企业与各区域、有特色小企业共生的状态”,龙攀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