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马斯克心心念念的“超循环”技术( 三 )

到底是抱团炒作,还是运输业的“未来之光”,今天我们就来扒开“超循环”的神秘外衣。

拳打高铁,脚踢飞机:“超循环”技术及其现状

“超循环”概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9年。英国一位名叫乔治麦赫斯特的工程师获得了一项通过空气在密闭管道中运送乘客和货物的专利。到了19世纪,伦敦还真的造出了一个气动铁路隧道。直径有6.7米,由蒸汽机提供动力,并且成功运营了一年多。

此后,尽管有众多国家和城市试图深入这项技术,比如瑞士就曾在2000年代初计划在低压环境下运行这种“磁悬浮”列车。中国也曾计划在2010年推出时速1000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但最终都没取得什么成果。

真正开始广为人知并有所突破,要数2012年马斯克在博客上发布的一个脑洞。他大量借鉴了18世纪工程师罗伯特·戴维的“真空管道运输”理念,计划打造一种密封的管道,一个吊舱可以在这个系统中高速自由运行,空气阻力几乎可以不计。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马斯克心心念念的“超循环”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