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发家史:以本体为先导,坚持技术驱动(52)

2018 年关键指标发生重要边际变化 , 工业机器人整机与零部件企业有望迎来投资风口 。 2018 年 , 以中央+地方的工业互联网高速推进政策为标志 , 国家支持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进入了新的实质性施行阶段 。 2017 年 7 月以来 , 国产机器人数量/进口机器人数量从1.45 开始不断增加 , 2018 年 2 月首次突破 2 , 达到 2.0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脉络更加清晰 , 我们认为 2018 年将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爆发拐点 , 国产本体、集成与核心零部件企业有望随之实现也即新一轮爆发 。

5.2 寻找拥有集成优势、打通全产业链的优质标的

四大家族以本体为重要依托与切入点 , 真正的战略意图是在大自动化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 四大家族的模式值得借鉴 , 依靠在本体领域的技术积累 , 形成认知与品牌优势 , 在对于细分的下游市场的工艺流程不能全部认知的情况下 , 输出本体积极与集成商合作 , 一方面消化本体产能 , 另一方面卡位本体应用场景 , 为自身的集成业务在更多场景推广进行铺垫 。

我国机器人企业有两大模式有望胜出 ,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殊途同归 。 “新松模式”:全方位布局、坚持研发导向、紧握核心技术 , 以新松机器人为代表 。 “拓斯达模式”:从难度较低的系统集成切入 , 利用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优势不断实现技术迭代 , 最终带动本体、核心零部件业务突破 , 以拓斯达为代表 。 新松模式有国家、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大力支持 , 也有国内龙头企业积极应用响应的渠道优势;拓斯达模式有反应迅速、客户粘性高、盈利能力强的优势 。 两种模式在国内可以与四大家族进行不同维度的竞争 ,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 两种模式均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 从大自动化的不同环节切入 , 最终均可实现全产业链打通、多场景综合布局 , 在大自动化万亿市场中取得更多的份额 。 从最终目标反向推演实现可能性 , 选取产业链上具有大自动化改造技术优势与发展潜力的标的 。 推荐核本体生产先发标的机器人(国产机器人龙头 , 背靠中科院本体业务研发实力雄厚 , 集成经验丰富与本体协同性强)、民企全产业链先发标的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 , 贯通上下游实现技术全掌控) , 集成领域先发标的拓斯达(深耕注塑机自动化 , 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应用广泛 , 本体业务实现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