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发家史:以本体为先导,坚持技术驱动(50)

四大家族相对所在交易所估值表现不一 , 总体较高 。 以 2017 年 PE 为基准 , ABB 市盈率略低于瑞士 SMI 指数 , 主要也是受电力业务板块较低的 PE 影响;发那科、安川、库卡估值均显著高于本国交易所估值水平 。 而总体而言 , 四大家族估值平均水平高于所在交易所 。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标的 , 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空间有较好预期 , 给予较高估值 。

四大家族估值水平较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普遍偏低 。 相对于盈利能力较为稳定的四大家族 , 国产机器人企业直接面对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 , 在技术差距逐渐缩小的情况下 , 拥有本土化优势 , 故而国产工业机器人集成与本体企业近 3 年成长性与未来 3 年预期成长空间更大 , 市场普遍给与较高的估值水平 , 同时也显著高于沪深 300 指数估值 。

五、国内机会探讨:拥有集成优势、打通全产业链的企业获胜概率更高

5.1 趋势不可逆 , 需提前布局

我国工业机器人爆发是必然趋势 , 百亿市场高速增长 。 1)经济性“剪刀差”促进企业自发进行自动化改造:全球工业机器人价格以年均 6%左右的速度下降 , 国内人力成本以8%左右的速度上升 , 国内工程师红利进一步催化机器人价格下行 , “机器换人”成本端形成剪刀差 , 多功能机器人成本回收期已经小于 2 年 , 部分场景已小于 0.5 年 , 经济性有望带动多功能机器人需求进入爆发拐点 。 2)重要下游需求持续爆发:预计我国汽车产量将总体维持 2%-4%的增速 , 随着自动化解决方案突破更多工艺需求 , 其他领域的焊接、涂装、装配等工艺环节有需求且有潜力被替代 。 3)高层扶持工业机器人意志坚定:刘易斯拐点带来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预期 , 国家层面先后颁布在《中国制造 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工业强基工程”等政策 , 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目标150 台/人 , 国内产量 20 万台、自主产量 10 万台 。 4)数百亿市场高速增长: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 2007 年的 0.66 万台增加至 2016 年的 8.70 万台 , CAGR 达到 33.2% , 以每台工业机器人均价 15 万元估算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已超百亿 。 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要求推算 , 2020 年国产市场空间达 300 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