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变革进行时:上半场低价抢食,下半场高价抢时( 二 )

成立于2000年 5月的圆通 , 算得上是市场中的半个“后进生” 。 当时 , 国内快递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 快递业务量只有1亿 , 但赛到上已有邮政EMS、顺丰、申通等老玩家以及中通、天天、韵达等新玩家 。 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 , 刚入局的圆通在资金、规模等层面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 前几年的发展都未见起色 。

直到2005年 , 圆通以低票面价成功与电商巨头阿里完后业务的接轨后 , 圆通发生了新的裂变 , 业绩更是一路飙升 。 据圆通创始人喻渭蛟宣布 , 2015年双十一当天 , 圆通以全网53282550件订单量和30587985件揽收量 , 创下行业最新记录 , 现在更是占据了13.14%的市场份额 。

“低价抢食”让圆通圈了不少地 , 尝到不少甜头 。 但随着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 , 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企业们都纷纷陷入了困境 , 去年圆通、顺丰们股价大蒸发、状态疲软都是因企业布局畸形而产生后遗症的佐证 。

而身处于已趋于稳定的三足鼎立市场格局里 , 圆通多年来培育出的低价运营模式 , 难以通过提价来缓解企业增长疲软之态 。 毕竟 , 用户消费习惯已养成 , 圆通单独提价的话 , 企业承受的市场反弹力大 , 显然短期内其难以采取提价策略 。 于是 , 圆通将重心从上半场的“低价抢食”迁至下半场的“高价抢时”中 , 以通过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为后期的业务发展降本增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