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部作品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他说他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搬运工”( 三 )

传承

从妈妈那儿,汲取无穷灵感

“鞋有样来袜有样,先要自己脚有样。”“从前是阿奶,现在是阿太,走路不歪叉,还在广场上蓬嚓嚓。”在浦东说书《养猪阿太》中,这样幽默生动的浦东俚语还有很多。

其实,早在1970年代,创作者曹刚强就曾推出浦东说书《养猪阿奶》,时隔40年,全新推出的续作《养猪阿太》讲述主人公“阿奶变阿太”之后,阴差阳错又重操养猪旧业的一桩奇事。

“一个作品要走向成功,关键是有独特的艺术表达。浦东说书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功夫要下在民间语言上。”69岁的曹刚强将续作《养猪阿太》当作自己的“老来子”,对于重新创作的机会,他格外珍惜。作品中鲜活的浦东乡音俚语,全都来自他的母亲,“很多童谣都是妈妈小时候讲给我听的。她今年95岁了,还在敬老院里讲故事。”

在他看来,自己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搬运工,“能入围‘群星奖’,我觉得我这个‘搬运工’成功了。”

致敬

以鲜活方式,表达心中敬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