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二 )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九寿章 寿山品种石

寿山石位列我国“四大名石”之首,产于福州北郊寿山,以其质地莹润,色彩斑斓,被誉为“天谴瑰宝”“石中之王”。 观众将在展览现场领略到寿山石雕刻艺术所呈现出的历史文脉、雕刻技艺、传承发展等丰富内涵,感受寿山石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富于活力的工艺美术产业所呈现的当代风貌。本次大展已纳入“亚洲文明对话”框架,在展览中也将以独特的视觉形式与艺术语言,向世界呈现出以“印石文化”“石雕文化”为代表的亚洲文明精彩一隅,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之间的共鸣、互鉴与对话,将使得寿山石以独一无二的面貌向世界展现出古老鲜活,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之美。

文脉:寿山石千年历史传承

本次展览,将清晰呈现寿山石文化的历史传承脉络以及雕刻艺术各流派在当代的发展全貌。

早在4000多年前,这种质地莹润,色彩斑斓的自然奇宝就被福州先民发现、收集、利用。早期的寿山石雕刻,多为明器、实用器。唐代时,寿山曾有一“广应寺”,寺中僧侣开始以拾取的寿山石琢佛珠、佛具等赠予施主檀越。宋代对寿山石的雕刻利用进一步扩大,民间、官方以之雕刻造器成为常态,但最终因“官取造器,居民苦之”,石农自发填埋矿脉,而令这门艺术一度面临中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