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六 )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羲之赏鹅 寿山乌鸦皮银包金田黄石 郭懋介 作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渔樵耕读 寿山田黄冻石 郑世斌 作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寿山石雕工艺才再度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与发展。1955年,十六名“东门派”艺人一同创办了“后屿寿山石雕刻小组”,很快,“西门派”也成立了“鼓楼区图章供销组”。1958年,两派艺人们又由政府共同扶持,合并成为“福州工艺石雕厂”。寿山石雕刻者们的地位从此得到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以陈子奋,潘主兰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工作者也先后加入到工艺美术界队伍中,他们对于这项文化体系的研究与传承的执着,令寿山石雕的发展历史得到了真正系统的整理,从而逐渐完善了寿山石文化的学科体系,最终让这一闽地独有的传统文化体系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同时,他们的努力也加速了这门寿山石文化的学科体系的构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