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城市每个角落( 四 )

“开发建设‘城市大脑’就是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海淀区区长戴彬彬说,从基层治理往外延展,“城市大脑”的功能也在向更加亲民、更具服务性的领域探索。

去年,中关村西区15条大街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市政井盖和地下管廊等涉及城市生命线的相关设备上安装了520个传感器。由传感器构成的“感觉神经”网对井盖位移、地下燃气泄漏等城市安全隐患进行管理,覆盖了水、电、气、热等民生领域,这些信息都及时上传到“城市大脑”系统中。

据介绍,海淀区将用5年左右时间,将“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助推形成人文活力型、创新引领型、新型智慧型、宜居宜业型的新型城市形态。到2020年底,在城市治理领域,海淀“城市大脑”初步建成;到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全面深化应用,建设成果向其他领域全面延伸,成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孕育、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