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生态学博士投身交通,我与青海有个约定( 四 )

2017年4月我再一次去青海果洛达日出差 。 看着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 犹如在高原上“长出来”的共玉高速和花久高速 , 我不禁回忆起六年前自己在这两个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时的点点滴滴 。 青海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 , 是“中华水塔” , 在生态环境如此重要且脆弱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 , 在国内尚属首次 。 为了做好这两条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工作 , 我们团队包括我个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现在这两条公路如巨龙一般蜿蜒盘亘在高原大地 , 连接着沿线县乡 , 结束了青南高原不通高速的历史 , 使沿线城市乡镇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充分发挥了交通的“先行官”作用 。

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 必须把生态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 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 青海交通运输行业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 , 做好交通强国青海新篇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这不正是我一直想做 , 并且擅长做的吗?在爱人的支持下 , 我的援青里程正式开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