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生态学博士投身交通,我与青海有个约定( 六 )

得知我援青延期后 , 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纷纷打来电话 , 劝我不要再延了 , 原因很简单“你家里俩娃 , 且已经挂职一年了 。 ”对此 , 我总是说“没办法 , 我已经算半个青海人了” 。 虽然是句玩笑话 , 但也道出了我的心声 。

当你了解慕生忠将军率领10万军民 , 用时7个月零4天就将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打通的事迹后 , 尤其是对当时筑路人发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 ,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有所理解后 , 你也许就会看淡功与名 。 当你看到在海拔4000米以上、在荒漠无人区常年驻守的养路工沧桑的脸庞和坚毅的眼神后 , 你也许就会看淡得与失 。 走在这一代又一代交通人以热血、汗水、青春铸就的高原天路上 , 感受着他们“特别能吃苦 , 特别能战斗 , 特别能忍耐 , 特别能团结 , 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 , 以新交通人的身份 , 在高原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明思想和交通强国理念 , 在青海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建设中当一颗路石 , 这就是我的梦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