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或将拥有独立财政权,严防卖地冲动( 三 )

税收年增长30.3%却无一入账前海是新时期深圳速度的一个典型。

据深圳前海管理局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区注册企业从2012年的5215家增长至2018年的17.49万家,年均增长率高达62.7%;2018年全年实现税收收入445.94亿元,同比增长30.3%。

“前海本身是没有税收收入的,所有的税收都要上缴给深圳南山区政府。”在谢永义看来,前海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早已不能满足其实际管理工作需求。他之所以如此断言,与前海当前的收支现状不无关系。

截至目前,前海合作区财政预算收入全部来源于国有土地出让返还收入及其置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并无税收收入。

而在开支方面,前海管理机构实际已逐步承担起区内包括社会管理、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等准一级政府职能。

例如,前海合作区内园区绿化、保洁、消杀、公共设施管养、道路管养等需政府财政公共预算保障事务均由前海管理机构承担,辖区政府(南山区政府)未介入相关事务及承担相应费用。

在区域企业集聚、产业扶持以及前海各产业及人才扶持专项资金方面,均由前海管理局土地出让返还收入置换保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