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8万公里: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中徒手抓4吨重的卫星( 二 )

最初,人们打算采用美国的航天飞机或欧洲的“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作为“小六”的座驾。可不承想,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不幸爆炸,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的计划随即被搁置下来,只剩下“阿丽亚娜4号”可以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深知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于是又给“小六”配备了美国的“大力神3号”运载火箭。

1989年10月27日,“阿丽亚娜4号”不负众望,成功将第一颗“小六”运送到了目的地。翌年3月14日,是第二颗“小六”上天的日子,这次护送它出征的是“大力神3号”。正当观看发射直播的吃瓜群众仍沉浸在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中时,指挥中心里的航天专家们却个个心急如焚,监控数据显示,火箭的第二级未与上面级和卫星的组合体分离!

原来,“大力神3号”可携带一颗或两颗卫星,两种发射模式均采用同一型号的导线传输计算机发出的分离信号,该导线既可安装在卫星前部也可安装在卫星后部。这次只发射一颗卫星,负责软件的人员认为导线应放在卫星前部,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分离信号软件,而负责硬件的人员却认为导线应布置在卫星后部。悲催的是,软件人员和硬件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软件和硬件不合拍,最终使得星箭分离失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