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8万公里: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中徒手抓4吨重的卫星( 三 )

就这样,“小六”被遗落在了近地轨道上。不幸中的万幸是,“小六”没有遭受任何损害,身体依旧棒棒哒,而且仍然听从地面控制指令的调遣。

地面人员迅速启动了“小六”身上的推进器,让它进行轨道机动,从较低的近地轨道爬升到近地点259.3公里,远地点407.4公里,周期91分钟的轨道上。在这条轨道上,没有完成任务的“小六”虽然孤独,却无需担心进入大气层化为灰烬。

2、 救兵来也

“小六”的发射失败,让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蒙受了数亿美元的损失,不过,人们对通信的迫切需求摆在眼前,必须尽快解决。如果重新发射一颗卫星,不仅需两年时间,还要近三亿美元的发射费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专家们协商后认为,与其如此,倒不如对“小六”进行回收和重新发射,尽管这样亦需两年时间,但花费却足足少了三分之二。

1990年6月,营救“小六”的方案出炉了,NASA决定派宇航员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用机械臂捕捉“小六”并送入航天飞机舱内,给它换上新的上面级后直接送入轨道。为此,研制人员对“奋进号”做了一些重要改进,比如增加附加燃料箱以延长飞行时间,同时对主发动机、导航系统和电子系统也做了改善。为完成艰巨的太空任务,宇航员们也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模拟训练,他们在水中模拟零重力环境,用机械装置和一颗与“小六”相仿的卫星练习营救卫星的操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