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寒门与贵子:教育公平一直以来只是一个梦想吗?( 九 )

商务印书馆 2018年7月

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法国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布迪厄始终关注法国教育体制与社会权力关系。从1964年的《继承人》、1970年的《再生产》、1984年的《区隔》、1988年的《学院人》再到1989年集其思想之大成的《国家精英》,他用五本著作探讨了法国教育体制与阶层固化的关系,以及其中的知识、权力、文化是如何相互交错相互依赖的。

在《国家精英》一书中,布迪厄以法国中学会考的优胜者为观察对象,对他们的家境、学业情况、毕业后的职业、取得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魔术”,它通过再生产机制来保证权力的运作和转换,从而维护社会秩序,而这一运作过程相当隐蔽。

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指的是家庭背景中的文化传承,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举止、礼仪与趣味。由于教育机构本身就被上层文化占领,从小被上层文化熏陶的学生在其中能快速适应,而出身下层的学生则对这一文化感到疏离和不适。文化资本就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了法国领导阶级的原动力,推动着国家精英的进化历程。同时,教育机构也通过一系列机制进行了阶级划分,比如学业分类——将部分学科(哲学、法语、文学等)定义为“智者的学科”,将这些学科同“才华”与“天赋”联系起来,选择这些学科的学生往往拥有优越的文化资本。教育机构将相似的个体聚集起来,宣扬集体精神,通过“自豪感”、“内婚”等培养学生们对内部的感情,同时也使这一群体与外部世界进一步隔离。布迪厄在《国家精英》中总结道,“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