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20亿美金,3年前败走中国,如今它要流血IPO了!( 七 )

UBER面世之后,在全球很多地方,其商业模式介乎传统出租车和黑车之间。如此一来,UBER不仅在很多地方夺了出租车司机的饭碗,还引来了严厉的监管。

仅在2017年,UBER就至少涉嫌五宗美国联邦刑事调查。其中不仅包括窃取诸如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品牌Waymo商业机密、开发相关软件窃取竞争对手数据、通过贿赂手段拿到印度UBER司机强暴乘客的相关信息等指控,还包括对乘客区别定价、努力规避交通监管调查等指控。

上述案例无一不反映出Kalanick治下的UBER,如何为了扩张市场、消除不良影响而不择手段。

以UBER在法务问题上的转变为例。Kalanick在2013年初开始,要求法务部门利用创新方法解决法务问题,UBER法务部门的口号也变成:我们不是为了解决法律合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商业问题,法律只是工具。当时强敌环伺的UBER逐渐发现,使用软件来瓦解对手更高效。

2015年堪称UBER监控技术的“突破元年”。先是悉尼办公室自主开发出了内部工具Surfcam,灵感来自澳大利亚用来监控冲浪时机的摄像头,并被应用到东南亚市场竞争对手Grab身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