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清泰:中国如何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六 )

实际上,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二流、三流技术是可以买的,但核心技术哪个国家和企业也不会转让。

特别对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丢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最大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培育自己技术能力。

创新的链条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评价当下中国公司在创新方面的进展?

陈清泰:现在总体来说还是令人兴奋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逐渐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国家和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上升。2017年我国研发强度已经达到GDP的2,17%,其金额仅次于美国。我国研发投资中约70%是企业投资。

在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将研发向前伸展到基础性的创新,典型的是部分国防企业和华为这类的公司,因为他们已经走到技术的前沿——无人区。要前进就要有原创技术。因此它们必须聚集一些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上投资。

但是,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仍显不足。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仍应稳步提高,特别要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