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缩水 Uber折戟上市(17)

历经10年发展,网约车不再是新生事物,初期的野蛮增长难以为继,早期风险投资式的高回报早已成为过去,潜在投资者对其亏损也将不再宽容。上市后的Uber将面临投资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何时盈利、如何过渡到自动驾驶汽车,以及Uber的商业模式能否支持其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司机薪酬。

网约车企业如何实现盈利,是全球市场都面临的难题。一位网约车业内人士此前告诉AI财经社,提高网约车定价标准,才能扭亏为盈,及时止损。

今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其中仅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就达113亿元。此前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曾在内部信中提到,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以此计算,2018年下半年滴滴亏损达到69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称,滴滴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约车定价过低,为了弥补司机因此减少的收入,不得不以巨额补贴来鼓励司机接单。

无论是Uber、Lyft还是滴滴,低价是其拓展市场的利器之一。此前依靠数百亿美元风险资本支持,网约车企业可以无惧亏损抢夺市场。但随着Lyft和Uber相继上市,整个网约车行业将变得更加理性,烧钱换流量的模式总会走到尽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