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缩水 Uber折戟上市(13)

Uber上市之际,如何“让出行更安全”,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但仅仅识别假司机,并不意味着确保安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项调查发现,过去4年里,美国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和18名Lyft司机,因被指控性侵或袭击乘客而遭到警方逮捕或通缉。

2017年,席卷全球社交媒体的“MeToo”活动,掀开了女性在乘坐网约车时遭遇性骚扰的冰山一角。当年11月,两名遭Uber司机性侵的美国女子代表所有女乘客,对Uber提出集体诉讼。一时间,性骚扰指控、大规模数据泄露、用非法软件逃避监管机构调查、在海外行贿等负面新闻不断发酵,Uber备受指责的同时,网约车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备受质疑。

Uber也因此在短短几天内失去了几十万名用户 ,上市进程遇阻,高管团队大换血。

一年后的中国市场,一家独大的滴滴,以几乎如出一辙的方式迎来了命运转折点。

2018年4月,有消息称滴滴将在下半年赴美上市,估值区间为700亿至800亿美元。四个月后,受两起恶性事件影响,风头正劲的滴滴遭遇重挫,曾为滴滴贡献九成净利润的顺风车下线,酝酿已久的上市计划也被按下暂停键。狂飙突进长达7年的滴滴,不得不选择将所有砝码“all in”安全,甚至不惜牺牲效率和用户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