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京东动荡:帝国的恐惧与抉择(22)

但物流的市场化,也将导致京东和竞争对手菜鸟之间的对抗更加激烈。后者近两年不仅加大了仓储布局,还已经投资了四通中的三家公司,和京东物流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平。

而在POP开放业务方面,可能会是一场激烈的变革,或牵扯到整个产销生态体系。

“在很长时间里,京东的每个产销事业部都是由自营和POP组成的。但POP占比都不大。事业部分配资源时,首先考虑的几乎都是自营部分,这也是POP此前很难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调整POP组织结构,涉及的就不是一个高管和事业部的事情了。”孙昊称。

他认为,如果想提升POP地位,可以预想的阻力包括:自营品牌和供应商的反对——他们会担忧京东如果将资源过多倾斜给POP,或会影响自营品牌的销售业绩。另外,平台本身也会担心如果POP商品过多,是否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品控。

但无论如何,“开放,是京东下个阶段的关键命题。复制和模仿很难带来真正的变革。只有新的打法,才有可能占得先机。”孙磊如此总结。

晚痛不如早痛——在采访最后,多位京东与前京东员工,对他们曾共享身份的这家公司,送上了差不多的祝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