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热爱美、创造美(深聚焦)( 五 )

“我们向教师提出新任务,每位教师必须要具备一项艺术特长。”新坝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燕表示,学校充分发掘校内教师的艺术特长开设课程,比如语文教师同时担任书法教师,“算下来,全校超过一半的教师可以进行书法教学”。此外,学校还向外拓展教学资源,寻访本地民乐制作匠人常敦明、民间柳编匠人翟继兰、泥塑传承人蒋信扬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期来校授课。

让地方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外聘老师,既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又能让民间非遗技艺后继有人,这种模式一举两得,为不少学校采纳。

本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将蓝印花布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带到苏州。学生们身着蓝白相间的外褂,现场展示蓝印花布的印染技术,引来众人围观。

“蓝印花布是南通特产,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我们地方特有的传统工艺,从而得到成长。”北京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笑梅表示,学校改扩建了800多平方米的蓝印花布活动基地,邀请非遗传承人曹晓峰等民间手工艺人到学校授课,先教老师再教学生。“很多蓝印花布的手艺人很愿意到学校来授课,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去学他们濒临失传的手艺,他们觉得特别开心。”王笑梅说,除了蓝印花布,学校还普及南通风筝、剪纸等非遗课程,民间艺人、有特长的老师甚至家长都是学校的美育“师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