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2369包泡面的店主写出了一本“泡面圣经”( 六 )

简单、快餐类的泡面更适合午市,慢悠悠、有情调的台湾餐厅更适合作为“深夜食堂”。两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分工明确,共同分担压力——有营业时间段的分担,也有身处寸土寸金的“巨富长”必需承担的房租压力,“这样的话,我们都能轻松一些,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发更好的食谱菜单。”

“1+1”模式的小店开在巨鹿路上的新地标“JULU 758”里,走进创意园区,拐个弯再走走才能找到靠角落处不大的门面,左手边是一家即将开业的西班牙酒吧,右手边还是一家人均消费四位数的高端日料店,“强敌环伺”之下,小店的门面依然装点得毫不起眼,一扇木门,“半面”窗户。Chico说,他倒是不担心“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反而我们还刻意营造出不起眼的氛围,希望让消费者在登门前就有一种已经历过探索的感觉。其实上海的消费者非常特别,只要做出特色,不怕他们‘找不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