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 足迹( 三 )

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 足迹

老式烟熏式机械地震仪

张建国感慨地说,数十年的经验积累造就了这些“传奇人物”,但地震监测绝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专家的经验来解决所有问题,“还得要依靠科技进步,这种科技进步现在集中就体现在我们说的这‘三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 足迹

数字式宽频带地震仪

最先进的“三化”地震仪究竟是什么样的?我的第二个没想到,是它竟然藏身在昆明基准地震台上百米深的山洞巷道里。推开重重的铁门,山底潮湿的气息迎面扑来。走进洞里,一切都安静得出奇,似乎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在巷道尽头一座一米见方的水泥平台上,摆放着的三个小号水桶大小的圆柱状金属桶,桶的顶端连接着粗细不同的数条电缆。钱文品台长说,这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数字式宽频带地震仪”,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数字处理可以远程实时传输,“比如脚底下我们可以测到负震级的地震。整个中国范围四级左右我们能够记录到。穿过地心的另一边,大概地球半周长的震中的时候,我们可以记录到五级多六级。现在我们中国网络来说,有感地震百分之百都在我们的监测范围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