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鸟》 休闲伦理与观鸟精神

《丛中鸟》 休闲伦理与观鸟精神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作者:(英)斯蒂芬·莫斯

译者:刘天天、王颖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

《丛中鸟》 休闲伦理与观鸟精神

美国博物学家、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绘制的家燕。   在北京,晴好的周末时光里,你很容易在城区公园里撞见这样一群人:他们胸前挂着一台双筒望远镜,或手持沉重的超长焦镜头,一两人肩头扛着带三脚架的单筒望远镜。他们四处张望,时而停下,小声呼唤,手朝高处指认着,一时间大家纷纷举起光学设备,向一处眺望,兴奋地交流着旁人难以参悟的奥秘。倘若你问他们在看什么,或许某一人会有点腼腆而直率地告诉你,他们在看鸟。

北京一年四季的辰光都被他们以别样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春有雨燕,夏有杜鹃,秋有啄木,冬有燕雀。在北京有记录的四百多种鸟中,他们一个上午常常就能看到30种左右。而他们所热衷的这种观察和识别自然状态下野生鸟类的活动,在人类的历史中,才刚刚兴起不到300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