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圈里的35岁现象:“管理人员都不缺,缺的永远是干活儿的”( 五 )

对方坚定地表示,自己在甲骨文的工作根本没有外界想得那么轻松,只是大家工作效率非常高,上班时间忙得热火朝天,就是为了不加班,不像国内很多企业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在公司吃饭、聊天熬到晚上9点。

面试官委婉地表示,“高效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关键节点整个团队不得不一起加班熬夜。”

双方陷入有些尴尬的沉默中。

在IT圈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疑问:那些体力下降、年过35岁的人去了哪儿?始于1994年的中国互联网,历经了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朝全然不同的IoT物联网时代快速演进。中国互联网俨然已行至中年,拓荒者、先行者也人到中年,他们今在何方?是已经退休、仍在奋斗,还是正被淘汰?

这些年轻人环顾四周,他们身边到处都是90后。拉勾网2018年发布的《90后互联网职场报告》显示,互联网从业者平均年龄是26岁,其中55.8%是90后。

创办了HRGO的人力资源专家李舟安告诉采访人员,IT互联网行业的老兵们大部分仍留在行业内。在BAT等不断扩张的大公司,随着没有经验的新人不断涌入,被稀释的“老人”们反而不够用。非常成功的IT互联网老兵基本留在大公司;少数自己创业;不想太辛苦的选择降维,去小公司,或者做咨询、培训;不想再奋斗的就出国,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即便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被市场青睐的,大部分人享受过IT互联网行业早期的红利,早早在大城市买了房,过得也不算太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