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圈里的35岁现象:“管理人员都不缺,缺的永远是干活儿的”( 六 )

这与很多媒体努力搜寻案例形成的总体印象相符。采访人员采访的几位阿里P10大神级程序员,早已财务自由,仍奋斗在部门一线,工作繁忙时面包充饥、睡行军床时是常态。一位叫安晓辉的程序员从业十几年,如今转型成了职业规划师,专门给程序员提供咨询服务。知乎上一位50岁的IT工程师,辗转做过程序员、项目经理、研发总监、分公司总经理,仍避免不了从35岁起不断经历公司倒闭、被裁员,如今所在的小公司同样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他认真考虑过开个奶茶店、便利店度过余生。所幸,年轻时他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如今房价翻了10多倍。

与行业元老们相比,压力更大的是没赶上低房价红利的85后程序员。

互联网猎头Leo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市场上最吃香的恰恰是85年左右的核心技术负责人,这些人是公司运转的关键零部件,也是猎头最想挖、最难挖的“好人”。真正的好人根本不上招聘网站,有一些甚至连简历都没有,Leo想方设法搞到联系方式后打电话过去,对方往往一听是“猎头”就挂了电话。一旦目标人选有意向动一动,猎头会不停地给他们松土,有的想挖人的公司甚至愿意等上一年。挖人成功后,公司会向猎头公司支付高达目标人选12个月薪水的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