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千:通过“品类升级”找到企业下一条增长曲线( 九 )

有人说互联网都这么发达了,孩子在家里学就完了,为什么还需要给他做一个场出来?这还是跟品类的发展进程有关。我不知道未来孩子是不是就全都自己在家里面,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了,但是人本能的那个基因,学习的那个场的基因一定会延续好几代。也就是人们学习还是希望有这么一个氛围,你一个人在那个小屋子里,自己在那里学那种状态是不同的。这是人们的一个需求。所以这个场仍然需要存在。

在这个场里面,我们把抽象概念、高科技概念,通过可视化的转化,逐一进行一个呈现,我们打造了一个像太空舱一样的场,一个有仪式感的场。孩子们做完测试以后,就觉得很神奇了。那为什么不把这个仪式感加强,让他进到太空舱里,之后打出来一整套的检测报告。

我们重要的是给这个舱取个大家能懂的名字。不能叫智适应吧,我们叫学习CT,借用了人们脑子里熟悉的概念。有这样一个概念,受众也就明白了,学习CT可以把孩子学习的情况全部诊断清楚。人工智能是通过具象的东西来进行呈现的,这叫软件硬件化。

同时这个场还在完成一个重要的功能——社交功能。孩子之间也有社交,孩子喜欢在这样的地方轻松地学习。所以这个场就不再是简单的定义为只做一个校区,它是有一系列需求解决方案制度在这里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