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从钱学森之问到任正非命题,中国教育有多少底气应对全球化竞争?( 三 )
此时此刻,正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塑造自己的机会。我们需要勇气,但我们要的更是面对未来的智慧与耐心。我们当然需要自强不息,但仍然必须戒除浮躁,以更大的魄力更积极地向所有先进者学习,甚至那些有敌意的对手。回到当下,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本文来自于经济观察网)
推荐阅读
- 问道|散人搬砖游戏之问道
- 李兰娟院士之树正确人生导向,钱老世纪之问,该我们怎样反思改变
- 我国又出了位钱学森!在美国名利双收前途无量,但他依然坚持回国
- 集中式or分布式的“莎士比亚之问”
- 钱学森从罗湖桥入境,港英警察借机羞辱,迎接的人气不打一处来!
- 让大众对5G身有所感 | 新京报社论
- 腾讯TDSQL提三个“数据库之问”,数据库技术未来重点在哪?
- 澎湃社论:治理大货车超载容不得一次开小差
- 经观社论 | 中国理当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更大贡献者
- 钱学森那么伟大,为何拿不到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