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五毛一斤( 四 )

现在,规模在四五十人左右的工厂占据主流,但也有不少厂表示,五六人便能开工。“如今,处在贴牌和自主品牌同时并举的阶段”,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的介绍中提到。

回忆起两年前的境况,得以“幸存”下来的企业主都不免感慨。

共享单车,五毛一斤

2017年11月17日,天津市武清区的王庆坨镇,一家小型自行车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组装自行车。

“去年有(共享单车)找我谈10万辆的,我不敢接,幸亏没接,不然就完了。”一位企业主营山地车的负责人对《南风窗》采访人员称。2016年到2017年年初是最火爆的时候,那阵规模较大的企业能接到“几万、几十万台”的单子。

因为量大,原本常规的收取三成定金的方式减少到两成。最初运营方风生水起的时候,货物流转顺畅,但到了第二、三批开工的时候,制造商们纷纷发现尾款付不上了。

上述的企业便因此积压了两万辆单车,因为无法消化,只能拆除车架以外的零件当“废铁”卖掉。共享单车的崩塌潮,带来了小企业的倒闭潮,有老板称身边将近六成的工厂因此倒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