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亟需有分量有深度的批评( 二 )
简介
王见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原馆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如果有“失度”的现象出现
批评就应该立即跟进
收藏周刊:学者白谦慎在《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书中,引申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碑(或者摩崖石刻)可以学?”您怎么看?
王见:什么样的碑都可以学,这里主要是审美选择的问题。历代书法的演变,其实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宫廷趣味的审美线索。例如我们现在说的书法就是士大夫的趣味、宫廷趣味、贵族趣味;不能忽略的是历史还存在一条民间书写的线索,也就是由劳动人民或工匠所构成的发展线路,前者要求的是体例鲜明,工整有序,有一定的范式要求等,而后者则更多是自由的,体例多变,时篆时隶,时隶时楷,甚至写得歪歪扭扭,呈现出一种生动稚拙的趣味。
收藏周刊:书法到底有没有“法度”?如果有,又在哪里?
推荐阅读
- 5G投入成本巨大,2020年亟需接入视频场景填充成本漏洞
- 压缩酬金改拼技巧,运营商亟需能力转型
- 做知识付费5个月的思考,行业模式亟需改变
- 压缩酬金改拼技巧,三大运营商亟需能力转型
- 五张图暗示德国走向衰退!亟需刺激计划摆脱困境
- 欧央行"宽松风"怎么吹?亟需五大组合拳破解衰退陷阱
- 北大国发院姚洋:宽松来临 货币传导机制亟需畅通
- 陈春花:企业家亟需数字化理解与反思
- 宋清辉:莎普爱思亟需重塑品牌形象 否则竞争力将会进一步下降
- 过气大V陈欧:曾经抓住过时代 但现在亟需再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