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亟需有分量有深度的批评( 四 )

书法批评比其他批评要难

不能是简单的贬低和抬高

收藏周刊:书法界缺乏批评的原因是什么?

王见: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批评比其他批评要难,因为书法本身的形态太抽象了。批评要写得让人明白,看得懂就很不容易。批评好比一根绳子,把不懂的人往专业方面拉一拉,把专业过度的人往正道上拽一拽,形成一股互相牵扯的力量就比较好。批评不能是简单的贬低和抬高。

但我们同时也一定要理解,从书法的形成来看,其源是古代贵族或知识精英阶层,主要还是贵族文化的审美情趣和形态。所以,它开始就并不是大众审美。但由于康有为对民间书法的大力提倡,就使近代中国书法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标准,也就是目前书法界很容易持续引发争议、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

收藏周刊:晚清的康有为对中国书法发展有什么作用?

王见:康有为有强烈的革新意识,这种革新也表现在他的书法上。他大力推崇来自民间的书法,认为自古以来,书法形成的宫廷趣味过于腐朽,死气沉沉,缺乏生动活泼的意趣。因此,他极力地批判工整的审美,提倡学习古代民间工匠的意趣。由此也导致了不少人把由于刻字的困难,所形成的歪歪扭扭当成一种“民间”的审美趣味。所谓今天的“丑书”,其中就有把民间趣味过分张扬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