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亟需有分量有深度的批评( 七 )

王见:这个阵营划分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首先,我们看看,曹宝麟其实代表的是江浙书法的文人趣味,也可以说是继承的是明清书风。其特点讲究的是笔头变化,要求书卷气。相对比较清淡,提倡洒脱轻盈,不大提倡厚重古拙。所以这个阵营很难当岭南书风看待吧?

广东书法主干多以“古文字学”为背景,强调凝重、金石趣味等,跟明清江浙的书风特点反向。而康有为的书法及其碑学主张,也影响到后来的高剑父、高奇峰、杨善深等。他们的书法同样具有凝重、沉稳和金石味,较少帖学的秀美。这是岭南书风的基本构成。如果说江浙书法更讲究外露的才气,岭南书法则更强调内敛的沉着。

此外,我们还应该从黄牧甫的篆刻看邓尔雅并联系容、商及二高等。而且还应明辨,江浙书风自古以来便是跟着画风走,但在岭南,“文风”却是岭南书法的“根”,受“岭南画派”画风的影响甚少。所以依我看,如研究“岭南书风”则应该首先研究“岭南文风”和“岭南学风”,“文风”和“学风”才是成就“岭南书风”的最重要根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