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后的小米:与时间赛跑( 七 )

当然,这些也并不意味小米在AIoT领域从此就高枕无忧了。

外部竞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是对未来道路的把控。

从电视、投影仪、电饭煲等常用家电,到平衡车、扫地机器人等热门产品,小米涵盖了家庭、出行、办公等多个使用场景,这些产品星罗棋布,共同构建了小米生态。

但是,并非所有小米出品的产品,都是由小米制造的。总的来讲,小米的产品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可以算是真正的小米制造。小米从供应商处采集原材料,然后完成生产,比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都属于此类。

“脱单”后的小米:与时间赛跑

第二种,而是直接由供应商提供成品,换言之,这是小米“贴牌”产品,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就属于此类。凭借对用户的理解,小米在普及智能家居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建立了“比小米便宜的一定比它差,比他贵的多半还没它好”的消费认知,这是小米坚实的用户基础。

可以想见,未来小米还将不断切入细分领域,持续扩充小米生态链,那么,如何保证“贴牌产品”的质量,如何避免品牌稀释现象,都是小米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