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后的共享单车:从限投到政企共治( 三 )

据李立立介绍,工地等封闭场所是单车损坏最为严重的区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不少务工人员会利用工具破坏车辆,然后据为己有。除此之外,更有单车屡屡“被消失”,数千辆单车被拉到其他地区,进行私下交易的情况在行业内时有发生。

长期以来,违法黑广告一直是城市环境治理中的老大难,近两年,单车黑广告更是泛滥。据哈啰单车初步统计,每辆单车日均会被张贴约3~4张黑广告,如不及时清理,短时间内就会覆盖整个车体。

“最夸张的一辆单车一个部位被贴了11层广告,运维人员一天要撕掉几百张广告,一天要用掉两大箱24瓶除胶剂。”哈啰单车城市经理乐立资告诉采访人员。

从现场来看,这些黑广告的张贴位置主要集中于单车的车架、车把、车座、太阳能电池板、二维码等显眼部位。对于运维人员而言,最担忧的是将广告贴在车筐前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因为这会影响单车智能锁供电,进而影响单车的正常使用。

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共享单车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北京交通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底,在京运营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共9家,报备车辆规模达191万辆。据市级监管平台监测统计,目前活跃车辆占比较低,以今年4月份为例,月平均活跃度不足50%。

推荐阅读